SEARCH

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
更新时间:2025-04-22 09:36:04
查看:0
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时,我整个人都是懵的。那会儿刚毕业,对着满屏的代码就像在看天书。什么HTML、CSS、JavaScript,光记这些名词就够呛。但你知道吗?现在回头看,这玩意儿其实就跟搭积木差不多,关键是要找到那个手感。

新手村的困惑

记得刚开始那会儿,我连「div」和「span」都分不清。导师扔给我个任务:"做个登录页面",我愣是对着空白文档发呆了半小时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网站开发分前端和后端——前端管颜值,后端管脑子。前端三件套(HTML/CSS/JS)就像化妆品的粉底、眼影和口红,缺一不可。

有次我自作聪明,用CSS调了个渐变色按钮,结果在IE浏览器上显示得像被泼了油漆。同事笑得直拍桌子:"兄弟,2023年了还考虑IE兼容性?" 这事儿给我上了重要一课:永远要问清楚用户场景

工具链的进化

早期的开发真是苦啊!改个样式就要手动刷新浏览器,F5键都快被我按出坑了。现在可不一样了,各种工具链让效率飞起:

- 实时预览的HMR热更新 - 自动补全的IDE - 一键部署的CI/CD

特别是Vue/React这些框架出现后,组件化开发简直像玩乐高。上周我重构个老项目,原本需要三天的工作量,用Composition API两小时就搞定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工具再好也得看人怎么用。见过有人为了炫技硬要用新框架,结果把简单需求做成俄罗斯套娃,那才叫灾难。

那些年踩过的坑

做这行最刺激的就是——永远有意想不到的bug在等你。有次上线前发现注册功能崩了,排查半天发现是后端返回的日期格式多了个空格。还有更绝的,某次用第三方登录SDK,结果人家的回调地址必须精确到字母大小写,差一个字符就白屏。

移动端适配更是永恒的话题。你以为media query写好了?试试在折叠屏手机上看看效果。现在我做响应式都养成了习惯:先在马桶上(对,就是蹲坑时)用手机测试,毕竟用户可不会在完美环境里用你的网站。

从技术到产品

干了五年后突然开窍:会写代码只是入门,懂业务才是王道。有次产品经理说要加个「猜你喜欢」模块,我第一反应是怼接口调算法。后来用户调研才发现,人家要的其实就是把已购商品换个位置展示。

现在接到需求我都会多问几句: - 这个功能解决什么痛点? - 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使用? - 有没有更轻量的实现方案?

毕竟再酷的技术,如果用户用着别扭,那就是在制造数字垃圾。

写给新人的建议

1. 别怕抄代码:GitHub就是最好的教科书,但记住要带着脑子抄 2. 保持好奇心:上周帮实习生debug,发现他居然不知道浏览器有开发者工具 3. 培养产品思维:试着用用户的马桶时间(对,又是马桶)来测试你的作品

这行最迷人的地方在于——你今天学的技术,明年可能就过时了。但那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审美能力,会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。

最近在重构六年前写的第一个项目,看着那些稚嫩的代码直摇头。但转念一想,要是现在的我看不起过去的自己,那才真该担心——说明这几年压根没进步嘛!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