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线上门面如何打造?聊聊网站制作那些事儿
说实话,第一次帮朋友公司做网站时,我差点被各种专业术语砸晕。"响应式设计""CMS系统""SEO优化"——这些词听着高大上,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,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。直到自己踩过几个坑才明白,企业网站制作这事儿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
一、为什么企业非得有个像样的网站?
前阵子遇到个开烘焙工作室的姑娘,她理直气壮地说:"我有小红书和抖音就够了呀!"结果半年后哭着来找我:"客户总问能不能开发票,问产品标准参数,我总不能每次都发十几条语音吧?"
这事儿特别典型。社交平台固然重要,但企业网站就像你的线上营业执照。客户要查资质、看案例、下载合同,总不能指望他们在朋友圈里大海捞针。更别说现在年轻人谈合作前,都习惯先搜搜官网——要是连个正经网站都没有,可信度直接打对折。
二、那些年我们交过的"学费"
刚开始接触网站制作时,我也走过不少弯路。最坑的是某次贪便宜找的模板建站,看着演示页面挺漂亮,结果用起来发现:
- 后台卡得像老牛拉破车 - 改个banner图要联系客服解锁权限 - 手机端显示永远对不齐
最绝的是有次客户问:"你们公司地址怎么显示在撒哈拉沙漠?"原来是模板自带的虚拟地图没改掉...(别笑,这事真发生过)
所以现在帮人做网站,我总念叨三句话:别迷信低价模板、别忽视移动端、千万别忘了留正确的联系方式——这听着像废话,但栽跟头的可太多了。
三、企业网站的灵魂三问
1. "让人来":流量从哪来?
有个做工业阀门的朋友,花三万做的网站特别酷炫——首页是全屏金属粒子特效。结果半年访问量不到200,其中180次还是他自己点的。问题出在哪?后来我们调整策略: - 把"304不锈钢阀体"这种专业词放在显眼位置 - 做了个在线选型计算器小工具 - 在行业论坛做精准外链
三个月后自然搜索流量涨了7倍。这说明什么?网站再漂亮,也得让目标客户找得到你。
2. "留住人":用户为什么停留?
见过太多企业把官网做成"电子版宣传册",满屏都是"成立于XX年""荣获XX奖"。不是说这些不重要,但用户更想看到的是:- 你们具体解决什么问题?(比如"半小时响应售后"比"服务周到"实在多了) - 和其他家比优势在哪?(价格?技术?交货速度?) - 能不能马上联系到真人?(在线客服图标别藏得比密室逃脱线索还难找)
3. "促成事":转化路径顺不顺?
有个做定制家具的案例特别有意思。他们原来在联系方式页面放了6个步骤:下载表格→打印填写→扫描→发邮件→等回复→约面谈。后来改成:1. 微信扫码直接沟通 2. 在线上传户型图 3. 30分钟出报价方案
转化率直接翻番。有时候阻碍客户的,可能就是多出来的一个点击步骤。
四、省预算的实用建议
如果预算有限,我的建议是:
1. 先做MVP版本 就像开餐厅先试卖招牌菜,网站也可以先做核心功能。有个客户最初只做了产品展示+联系表单,其他内容后期逐步补充,反而比一次性做全的团队更早见效。
2. 自己准备素材 很多建站费用花在摄影师、文案策划上。其实现在手机拍产品图,用Canva做简单设计,完全够用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让销售团队提供客户常问的20个问题——这些就是现成的FAQ内容。
3. 关注长期成本 有些低价套餐首年便宜,但续费时域名、服务器费用突然翻倍。记得问清楚: - 是否拥有网站源代码所有权 - 后续内容更新是否额外收费 - 数据能不能随时导出
五、未来值得关注的趋势
最近帮几个客户改版,发现两个新需求特别普遍:
1. 语音搜索优化 现在很多人习惯对着手机说"找附近的XX公司",网站如果没做语音搜索适配,可能就错过这波流量。简单做法是把"Q&A"板块改成口语化表述,比如把"产品特性"改成"我们的机器比别家好在哪里"。
2. 微信生态打通 特别是To B企业,客户往往在微信聊着聊着就要看案例。最好能做到:官网产品页→微信小程序→企业微信客服无缝跳转。有个做实验室设备的客户,在官网放了"扫码加入行业交流群"的入口,三个月沉淀了200多个精准客户。
说到底,企业网站不是面子工程,而是个24小时营业的线上办事处。下次有人跟你说"做个网站很简单",不妨反问:"是做个能接订单的网站?还是做个只能自我感动的电子相册?"这中间的差别,可能就决定了企业线上化的成败。
(写完突然想起当年那个地图标在沙漠的乌龙...现在和那个客户喝酒还会被调侃。你看,有时候网站出点小错也不全是坏事,至少能变成酒桌上的谈资不是?)